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大學後所學的歷史和高中所學有沒有什麼衝突?

台灣大學歷史系劉家甫
就我個人的教育經驗來說,高中歷史教育因為全年級統一的段考和升學考試而限制頗多,課程內容上大多以符合課綱、觀點單一的課本為核心教材,篇幅限制使對各時代的描述較為簡略,教學進度壓力也讓老師難以從事額外教學活動,學生多半僅能被動吸收知識。

大學的歷史教育則有很大差異。由於課程及評量制度的差異(大學歷史科沒有校級以上的統一考試,可以自由選修課程,課程每週時數也至少與高中相等),大學教師有極大的自主空間,可以自由安排教學主題、教材進度及教學活動,學習內容在深度和廣度兩方面也都增加不少,不但容許不同歷史解釋的並存、對話(偶爾不同、甚至推翻過去在國高中中時所念的歷史),並有許多選修課、閱讀書單讓學生可以依喜好主題深入探索。此外學生也開始實際接觸歷史學的研究方法,包含尋找問題意識、挑選並詮釋史料、整理出歷史論述等,並且從閱讀經典史學作品和理論中逐步建立自己的史觀。

從去政治到趣政治的漫長距離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四年級 彭嗣翔
呿!政治

       「每個人如果能使身邊五個人開始關心社會議題,那麼這個社會就會變得不一樣」國昌老師如是說。聽了這一席話,臉書上滿是冰淇淋、夜市雞排等美食評論的朋友H馬上浮現在我腦中,而H便是我第一個打算說服朋友。
        想了許多的以胖虎與大雄為比喻的例子向H解釋服貿、白色恐怖時的威權政府、解嚴後的威權殘留等議題,對於例子中的胖虎H總是不斷的批判,但一提到胖虎是不是和K黨有點相似,H就會怒氣沖沖地咆哮道:「不要跟我談政治。」
       假若只有少數人如H一樣政治冷漠,也許可視之為特例,但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時,或許就該從社會環境、歷史脈絡等層面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將政治冷漠的成因粗略的歸為兩項,代議制失靈導致只有「黨意」沒有「民意」與對於「骯髒」政治的排斥。

你不能不知道,自經區國際醫療二三事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四年級 陳詩穎
       太陽花學運退場至今,已過了數個月,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似乎也隨著新聞謀體焦點的轉移,默默地讓關心學運的那份激昂熱情,畫下小小的句點,然而,學運是否真的已獲得全面性的勝利、而不再需要各位的關注與了解?服貿爭議是否已在民政之間協議出完美的共識?台灣社會又是否已不復存在需要各位關注的議題?筆者認為事實並不然,服貿議題至經仍留下許多需要深究的問題,而社會大小事更是無時無刻需要你我的關注,因此,筆者想藉由這次撰文的機會,向大家介紹另一個與服貿息息相關的社會議題:「自由經濟示範區(以下簡稱為自經區)」。

528,台灣獨立第一烈士陳智雄 逝世51週年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四年級 張喬雅
       5月28日,是我國第一位因台灣獨立運動而被國民黨政府槍斃的政治犯──陳智雄列士的忌日。去年此時,有公投護台灣聯盟、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等六個民間團體舉辦「陳智雄先生殉難50年追思暨記者會」,今年則有網友在PTT上轉貼「51年了,敬你,台灣獨立第一烈士『陳智雄』」一文,眾多網友推文追思悼念。

生平與到印尼的契機
       陳智雄,日治時期1916年生於屏東,高中未畢業就赴日本青山學院高中部,再到東京外國語大學荷蘭語科就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南洋的英、荷屬殖民地,日本政府急需外文人才;因陳智雄精通英語、日語、荷蘭語、馬來語、台語以及北京官話等六種語言,被派到印尼擔任翻譯。

從公民素養到專業素養

整理:彭嗣翔、張喬雅、鄭琬霖

(本文為黃國昌老師演講「從公民素養到專業素養」的精簡整理,並加上一些小標題,雖經修改但本文仍盡量呈現出原本的意思)

開場
       成長的過程中,透過對於問題的思考、批判與行動,自己的思考也變得更加縝密與成熟。也因為過去的經歷與感受,使我較容易理解為何現在的自己除了法學專業研究以外,還投入在公民運動中。


啟蒙
1991年廢除刑法一百條行動
       當初有一群人站出來,主張要廢除刑法一百條。剛考完大學聯考的暑假,我參加了這個活動。
       刑法一百條是規範只要思想或行動上有顛覆政府、變更國憲領土的意圖,不需要具體客觀的行為態樣,就可能被判刑法一百條的內亂罪。
       參與運動時,我認真思索為何這群人要發起這個運動、刑法一百條規範的內容有何不合理之處、其他的國家針對這樣子的問題又是如何處理與規範?要去了解這些問題,除了思考以外,必須要閱讀和學習,才有思考的基礎,有了思考的基礎以後去參與行動,才不會被認為是盲目的。
       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非常直接的震撼教育,因為我不曾看過鎮暴警察,不曾如此靠近鐵絲網,也沒有被警察抬過。在現場參與運動實際的經歷和感受,讓我開始意識到,我們所認識到憲法所保障我們的基本權利,跟國家、政府在實際使用這些權力時,彼此之間的落差。

守護家園的每一棵樹-------松菸護樹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四年級 黃芷彤
       4月20日,台北市政府為配合遠雄集團的巨蛋開發案,強行移除松山菸廠周邊的行道樹,在里民們的陳情抗議下暫時停工。但遠雄卻趁著4月23日的深夜,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連夜以怪手挖走光復南路與忠孝東路上的行道樹,而在地里長以及護樹團體以肉身強行阻止怪手的開挖,才暫時保存下光復南路的幾棵行道樹。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要挖就讓他挖,為什麼要為了幾棵樹以肉身擋怪手呢? 」這次讓我們從松菸護樹的公民行動來看看我們和這片土地的關係吧!

課綱與「微調」——一場爭奪詮釋權的戰役

台大歷史所 李盈佳    
       2014年初、舊曆年前「課綱微調事件」的發生,除了提醒我們程序正義在以「依法行政」為傲的各級機關是多麼的不受重視,也再度掀起島嶼積累多年的歷史詮釋戰役。
       且慢。這,是一場爭奪詮釋權的戰役嗎?
       當我們看到「微調」後的課綱,許久不見的「光復臺灣」取代「接收臺灣」而再現,日本人「剝削」臺灣的事例與國民黨政府在臺灣的經濟「建樹」被大幅強調,臺灣與中國的關聯性在各歷史分期皆著意描繪,也許會隱隱感到某種「新詮釋」正在躍動,而與曾經的主流論述雷同。但即便我們仔細對照了新舊課綱的異同,仍難以明確掌握背後的勢力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