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自由貿易神話的幻滅

文/陽明大學醫學系七年級 張邦彥

  有一部紀錄片叫做《生活與債務》,紀錄片的導演Stephanie Black走訪了美國人心目中的度假勝地--牙買加。在道盡了陽光、沙灘、蔚藍海洋的異國情調後,鏡頭切入了牙買加人的真實生活;無限期關閉的銀行、競爭不過進口酪農業而被迫往地上傾倒的一桶桶牛奶、荒廢的農地、在垃圾堆中拾荒的失業年輕人。這是一幅在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美麗神話下,赤裸悲慘的現實景況。



  事實上,大國挟著貿易自由化的規範性宣稱,對第三世界國家進行農產品傾銷,摧毀當地的傳統產業,導致無數底層勞動者無力維生,絕非僅只牙買加一例。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是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透過自由貿易和併購,壟斷了印度超過九成的種子市場,它強勢推廣基因改造種子的下場,不但毀壞當地作物的基因多樣性,更迫使當地農民必須付出昂貴的專利費,才能進行種植。許多農民在此經濟侵略下,走向自殺一途。

  這是馬政府信奉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在世界各地寫下的悲劇。這個從七○年代自英美傳散出去的經濟理論,原本相信可以讓資本家透過「涓滴效應」,令窮人雨露均霑,共享經濟成長的果實,最終卻造成貧富差距劇烈擴大、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結構的瓦解。以美國為例,前5%的家戶所得從1980年起增加72.7%,但後四分之一家戶的收入卻下降了7.4%。無可諱言,這種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也成為近年來台灣的難題。

  因此,我們必須重新反省,自由貿易真的是台灣經濟的萬靈丹嗎?或者,那是政府和財團共謀的利益輸送遊戲?已經有不少學者指出,現階段台灣經濟的主要問題在於產業升級、產業轉型,而非一味的開放自由貿易。產業不轉型,開放的結果便是削價競爭,傳統產業失去活力,財團轉進中國繼續剝削當地勞工、破壞生態環境。馬政府說不要害怕競爭。試問,究竟是比賽「耐操價廉」的逐底競爭(race to the bottom)叫做有「競爭力」,還是即使我們比其他國家多出5%的關稅,但因為產品的不可取代性,讓別的國家不得不購買,叫做有「競爭力」?

  新自由主義下的自由貿易,本質上是大型財團壟斷的經濟體系,並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經濟,應該建立在民主審議的基礎上,透過各種公民參與的方式,形成對台灣未來經濟的藍圖。經濟應該是人-社會-自然共構的整體圖像,GDP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適當經濟模式,如何把居民、土地、社區結合起來,發展在地經濟,並兼顧環境永續,是當下的重要課題之一。

  三月三十日,五十萬人上街頭捍衛台灣民主。我想提醒,民主不只是政治上的,也是經濟上的。真正的經濟自由,是擺脫經濟依賴,由在地的人民走出屬於自己的適當經濟之路。著名的英國經濟學者修馬克(E. F. Schumacher)曾說過:「人類的本質不能以國民生產毛額(GDP)來衡量。」值此時刻,我們理當反身自問:台灣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麼?在追逐GDP成長的數字崇拜背後,我們失去了哪些更珍貴的事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