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二年級 周沛倩
前言-歷史上的台灣統治階級
荷蘭、西班牙,明鄭時期,大清帝國,甲午戰爭後日本殖民,二次大戰後蔣氏政權。統治者的一再更迭,使得這片土地的人民認同錯亂。
蔣氏父子為首的國民黨政權,據臺後一連串的鏟除異己行動、貪污橫行,導致了228事件的發生。國民黨治臺期間雖然也實施了土地改革,然而最終得利者,仍舊是黨國體制下的權貴們,他們利用政治特權壟斷了所有臺灣的經濟命脈。
我們把國民黨執政期間分階段探討,國民黨如何透過黨國體制成為貪得無厭的資本家,來剝削勞動者、獲取龐大經濟利益,再將所得之經濟利益掌控社會士農工商各行各業,及強力圖利軍公教與所有公務體系;以魚幫水、水幫魚的利益共生體,鞏固統治基楚;而臺灣人民長期被奴役的結果卻是:貧窮。
第一階段:臺灣淪陷初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國民黨政權接管臺灣。
將臺灣人民生必需品大量搜羅運送往中國以資助國共內戰之國民黨黨軍,導致民生物資短缺、物價狂飆、嚴重通膨,人民因對國民黨政權徹底失望而爆發「228抗暴事件」。
第二階段:黨國權貴與資本家的轉型時期
國民黨政府剝削農民(例如:利用臺肥公司與農會壟斷肥料的產銷,農民只好用收成的稻穀換取肥料,也因為稻穀能代替現金來換肥料和繳稅,因此各地農會的穀倉皆是滿滿的稻穀,卻讓農民吃不起自己種的白米,而只能吃「蕃薯籤」)。高壓統治下的農民們敢怒卻不敢言,成為吃不飽卻也餓不死的無產階級,僅剩下勞動力可供「黨國權貴」或與其共生的資本家所利用。
「中產階級」vs「普羅階級」
下一代思想與黨國一致者(例如:成為公務員的),形成新的利益共同體,成為「中產階級」,而與上一輩一般只能提供勞動力予資本家利用者,形成「普羅階級」。
這是臺灣「不可化約的矛盾」──階級矛盾,此一無形的階級鬥爭,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尚未能解決。
黨國權貴及資本家、臺灣「馴服的勞動力」,讓產業從農會轉型進入工業,然而最大獲利者皆為資本家,廣大的勞動階層所得並無相對應的成長。分配正義未能落實將造成新的勞資緊張,貧窮成為廣大受僱勞工階級的普遍處境。
第三階段:國共一家親時期
國民黨政權對台灣人民的教育演變:殺朱拔毛反共抗俄→消滅萬惡共匪解救大陸同胞→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國共一家親。
兩國〈中國+臺灣=兩國〉開放後,臺灣的企業工廠、資金外移,在執政的馬金政權暗助之下,臺灣的經濟優勢逐漸消失。太子黨們(世襲權貴)穿梭於兩國,利用特權汲取經濟利益。企業、工廠、資金外移中國(中國的磁吸效應),台灣的貧窮年輕化和高學歷化問題持續。
結語
檢視黨國資本體制統治了台灣六十年,台灣人民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失去生命、尊嚴、價值,得到壓榨、奴役與貧窮。
台灣貧窮背後所表現的,不過是中國國民黨資本結合政治的壓榨與政經結構的壟斷。
如何走出這樣歷史背景帶來的黨政箝制、思想異化,與被壓榨後的貧窮與經濟弱勢,是台灣人民必須思考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