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

物換「星」移---哈瑪星的興衰



文/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五年級 黃芷彤


前言

2014731晚間,高雄三多、凱旋路的連環爆炸造成數百人傷亡,整座城市隨即陷入恐慌與悲傷之中;國內外許多的捐助湧入以及市府展現很高的危機處理能力後,高雄人擦乾眼淚、開始重建家園,並思索著高雄背負著怎樣的命運,致使台灣史上最大公安事件竟發生在繁華的市中心?目光中朝著高雄更遙遠的未來,這座城要選擇哪個方向發展?是否能夠承載市民共同的想像蛻變成安居樂業的城市呢?了解城市發展的脈絡才能更完整的考量。長久以來,「港」的意象深植高雄的靈魂深處,因此,這次專欄從港口邊的兩個區域──哈瑪星與五金街進行探討。

台灣不是個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以往都是靠著出入口貿易創造經濟奇蹟,高雄以港立足台灣,從清領時期就是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日治時期是日軍在東南亞最重要的後勤基地,數十年間哈瑪星一帶從荒蕪的曬鹽場變成買辦爭相進駐,又沒落變成個老街區。民國五六零年代在重工業發展上更是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默默將台灣推上國際的舞台。進入八零年代,經濟重心隨著政策轉移到附加價值高的科技業,加上環保意識的抬頭,造就過去榮光的重工業被視為高汙染低價值的落後產業。接下來,我們來回顧這些曾經盛極一時的港邊風光,在高雄的都市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怎樣角色?又造成了甚麼影響?。




物換「星」移---哈瑪星的興衰


    第一次知道「哈瑪星」這個地名,是在網路上搜尋高雄遊樂景點時發現的,高雄文化公車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舊地新遊的路線,分別是在鳳山的「舊城漫遊」以及「哈瑪星」。哈瑪星這個詞,對很多外地人,乃至於高雄人而言,是一個很特殊的名字,深入了解才發現,原來哈瑪星是在日治時代被命名的,原意是濱線(日語:はません,Hamasen)直接音譯就成了哈瑪星,一個浪漫又可愛的名字。
    在日治時期,哈瑪星一帶其實是海埔新生地,指的是五福四路鐵路平交道以西之地,包括壽町、新濱町、湊町等地,都是新生地。當時日人沿著壽山山麓闢築從台南至高雄的鐵路,並開闢新市街用地,直至今壽山路口,是為壽町。今臨海一路以東之地,因屬最先新填築而成的濱海地,且為新式碼頭所在地,故稱為新濱町;又今臨海一路以西之地,因屬靠近港區新生地,故稱為湊町。從新濱町港邊至渡船頭邊的漁市場,有一條專為轉運鮮魚的濱海鐵路,日人稱為濱線,即是今日的哈瑪星。當時的哈瑪星可謂是打狗(高雄港)現代化的發展起源地,擁有現代化的新式碼頭、鐵路、停車場,同時也是海陸運輸的交通樞紐。今日經過五福四路一帶,依稀可見舊日哈瑪星曾繁華一時的歷史痕跡。
    日治時期對於打狗的建設遠遠比清領時期來的興盛。由於清朝政府當時迫於內憂外患,缺乏資金,並未對於當時的高雄港有所建設。當大型輪船航抵打狗港時,只能在外港約 1.5公里處下錨,再以竹筏接送客貨,如此往來,不但不便利且成本高,故在當時打狗港周圍腹地依然是人煙稀少(根據1885年統計打狗人數約1500~2000人,多半是漁民)。到了日治時期,日人為了方便運輸在台灣所掠奪的資源,加強建設基隆港與高雄港,將高雄港的泥沙挖掘並填積至今南鼓山並修築打狗停車場(火車站),以作為貨物集散地。此外,日人當時所加強發展的政策「糖業獎勵規則」保護獎勵新式糖廠的建立,於是當時高雄仕紳陳中和先生等人於鳳山大寮創設「新興製糖株式會社」,並且帶動了許多大小新式糖廠的建立。糖廠所需的各式機台由經過初步修築過後的高雄港輸入,並且在打狗停車場轉運,造就了打狗停車場周圍百貨雲集的熱鬧盛況。之後,高雄港又經歷了三次的築港工程,終於蛻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港口。
    隨著高雄港的興盛並耀升與基隆並列全台灣前兩大港,高雄港周圍的市鎮也逐漸蓬勃了起來,原本哨船頭附近市街狹小,為應付港口營運量及人口增加,日本政府便開始建造新市鎮,於是產生了前面所介紹過的壽町、新濱町、湊町等地,即是哈瑪星。根據歷史資料,哈瑪星在高雄地區是繼旗後之後下一個行政發展重地1924年的官方公署共計有25所,其中設於哈瑪星者有10(新濱町5所、湊町5所,佔40)。不僅如此,哈瑪星還是當時新興工商業及金融業的重鎮,造船鐵工所、經營土地買賣的整地株式會社、銀行、撈魚業、製冰業、冷藏業、酒精製造、水泥製造等產業在哈瑪星欣欣向榮,大量的工業發展也奠定了之後國民政府以高雄為工業發展重心的基石。
    日人在台灣經營了51年,這期間高雄的市鎮發展不斷的擴張,人口越來越多,從1908年的市區計畫以四萬人為目標,至1936年經多次市鎮擴張後設立以40萬人口為目標的大高雄都市計畫,可知當時高雄的都市發展有多麼迅速、蓬勃。1939年,日本政府將位於哈瑪星的高雄市役所,遷移至今鹽埕埔榮町2丁目22番地,同時也遷移位於南鼓山的高雄驛站到現今高雄火車站的位置。由於市役所及車站的遷移,原本在哈瑪星欣欣向榮的各種服務業也漸漸遷離
    哈瑪星的故事還沒結束,到了民國38年至60年代這段期間,大量的新住民以及資金湧入,再次將哈瑪星推向繁華的高峰。當時最熱鬧的地區首推七賢三路,集酒家、茶市、夜市等娛樂業達數百家之多,新興街以五金業崛起,新樂街則以銀樓化妝品為名,大勇路也因光復戲院及大新百貨公司而繁榮。1960年代,由於越戰開打,美軍來台,將哈瑪星的發展達歷史的巔峰,由於混合著隨國民政府來台的新住民,家鄉在青島的老兵過去就曾開過酒吧,招攬外國駐軍。或許是由於出征打戰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美軍大部分都敢於即時行樂,出手大方,所以當時在哈瑪星一帶的酒吧多達33間,另外也帶動了餐飲業、飯店業、西裝、照相等行業的發展,以應付大量美軍的需求。當時的哈瑪星鹽埕區是高雄市最熱鬧的商業中心,也是高雄地區最富多元文化色彩的市鎮。
    說到這裡,想起了今日沒落的哈瑪星,更加令人疑惑為何在歷史的演進中逐漸黯淡。目前認為哈瑪星落沒的原因和地理、商業活動的變遷、人口的遷移、政府的都市計畫皆有關。由於哈瑪星座山面海,腹地大小有限,人口容納數目亦有限,而應運美軍而生的飯店業、酒吧及其他娛樂服務業,也隨著美軍的撤退而消失或遷移。更重要的是政府對於高雄市都市發展的規劃,民國 60 年以後,市政建設核心轉往愛河東岸的前金、新興、苓雅、三民、前鎮等區,市政府的東遷也加速了鹽埕區的人口減少及經濟繁榮消退。至民國97年,鹽埕區的人口僅 28,635 人,昔日風華不再。
    在高雄變成現代都市的發展過程中,哈瑪星、鹽埕明顯地並不在計畫之中,數十年過後,商業大樓、豪宅大廈一棟棟矗立在鬧區,鹽埕、哈瑪星相較之下失色許多,所幸鹽埕經過幾番的都市更新,政府獎勵當地老屋改建、拉皮,既能保存原有風貌改善市容,又避免大規模更新造成地方反彈,在政府當局與人民的共同經營下,良善地保存了鹽埕的文化與建築,結合捷運、腳踏車系統讓大家便於走進鹽埕的老街區,成功轉型成觀光勝地。鹽埕具有歷史文化的縱深,有不同藝術、飲食的廣度,依靠著壽山又環抱著海洋,所以每每有外地朋友來高雄,第一個想到的景點總是鹽埕跟哈瑪星附近,我想這裏是最能夠詮釋高雄城市意象的地方。哈瑪星是高雄港的門戶,是愛河的延伸,是寶貴的歷史文化存在,願高雄人能記得哈瑪星的過去,以珍視的態度走入哈瑪星,延續到未來。


參考文獻: 哈瑪星紀事,張守真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