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四年級 蔡勝閔
五金業與拆船業的發展背景
五金業在高雄的發展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高雄的工業初萌芽,因此吸引許多人到港都打拼討生活,工業器材與家庭五金雙重因素產生大量需求,讓鹽埕的新興街(又稱小五金街)變成盛極一時的五金業集散地。日軍戰敗要離開台灣時,在高雄港裡鑿破了許多大船試圖癱瘓港口功能,國民政府隨即於民國36年制定「打撈沉船辦法」和「打撈沉船辦法實施細則」,獎勵民間拆船業者參與清港工作,拆船工人們從一次次危險的工作中累積技術與經驗,加上台灣人刻苦耐勞的性格,最後在政策的支持之下,民國54年制訂了「獎勵舊船進口加工輔導辦法」,台灣大量接受國際委託,躍身變成享譽國際的「拆船王國」。
拆船拆出台灣經濟奇蹟
腦筋動得快的五金業者看到拆卸後的船用品具有極大潛力,被拆船廠視為廢物的零件,在五金業者收購後可說是點石成金、創造出龐大的利潤,也漸漸讓新興街的五金行變成中盤商的腳色。同期間,台灣的鋼鐵產業剛起步,於是原本堆放廢鋼的沙仔地(今公園二路一帶,又稱大五金街)吸引了許多廢鐵商進駐,就地搭起棚子收購廢鋼,供應需求日漸增加的鋼鐵業,固定碼頭興建後更是大幅促進了拆船業的產量,在六零年代的能源危機中穩定了國內鋼鐵價格,讓許多重大建設得以順利進行,許多廢鋼業者轉向收購馬達、油壓機進行修護而致富,種種因應而生的需求將拆船業推向高峰,最盛時在高雄有高達202家拆船業者。
驚天爆炸震撼拆船業
民國75年8月11日發生了嚴重的大仁宮廢船爆炸事件,釀成上百人傷亡、火勢延燒兩天才被撲滅,影響範圍達方圓六公里,引起社會上一波波的檢討聲浪,讓人重視到這個輝煌產業高工作風險、高職業災害、高環境汙染的本質,尤其噪音汙染讓附近居民難以忍受屢屢發生抗爭,油泥覆蓋造成港口內變成一片死海,民國78年港務局決定收回大仁拆船專業區之後,拆船業一蹶不振,民國83年竟然未拆解任何一隻船,政策也轉向支持低污染的產業,更是讓拆船業面臨到重大的轉型危機,最後資本家只能選擇出走台灣,五金業在產業鏈的下游並未首當其衝,於是漸漸朝向更精密優良的路線,五金街上的分工也漸趨精細避免同業競爭。
被遺忘的產業
近幾年高雄的產業轉型有目共睹,我們可以悠閒地騎著腳踏車從夢時代騎過亞洲新灣區,嶄新的高雄展覽館、市立總圖以自身環保的綠建築工法,傳達著這個城市對環保的嚮往與堅持;再往愛河出海口騎有新光碼頭、光榮碼頭、真愛碼頭等觀光景點,是高雄港、愛河成功整治的最佳證明,變成一個宜居的港都;藝文產業耕耘有成讓駁二吸引許多展覽進駐,舊倉庫搖身一變成為高雄最有人氣的景點之一,高雄不再是人們口中的文化沙漠。然而,有多少人從鹽埕埔捷運站走往駁二看展覽時,看到公園二路上的殘敗光景卻選擇性地忽略掉?這條五金街彷彿被遺忘在過去的時光中,隨意地堆置在門口的廢五金沒能跟上都市的腳步,只有少數的一部分被做成藝術品放在鐵道園區的舊鐵軌邊,遊客大多只是拍拍照片,未曾細心觀看這段過往,拆船業帶動了港都的發展,如今竟然默默消失在歷史中,實屬高雄的一大損失。
從昨日拆船業看今日石化業
事過境遷,我們可以更公平地來討論拆船業之於高雄發展的利與弊,雖然拆船業有著高環境汙染、高職業災害的風險,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無法有太多的想像,但難道這是現代科技無法克服的難題嗎?拆船業作為一個廢物回收、促進其他工業發展的產業,以現在的科技技術來分析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且拆船技術的保留與提昇,可以作為支援打撈沉船殘骸的工作,拆船業應可與高雄港共生共榮,只是以前的政策決定與社會氛圍太過苛刻。相似的事件在二十幾年後又發生在同樣的城市,氣爆後大家慎重考量發展石化工業要付出的代價,也熱烈檢討石化產業的存廢,社會能否記取以前的教訓,高呼石化退出高雄的口號前,也應思考是否存在有與石化工業和平共處的可行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